笑一笑十年少,跳一跳精神好。家住柴河局和諧社區的宋修敏,退休生活過的有滋有味。老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憑著興趣愛好,組建了一支社區舞蹈隊,帶領著老姐妹們舞出了別樣夕陽紅。
“跳起來、跳起來咯……春天來了,得好好活動活動筋骨了,這個節目大家要好好練,過幾天要參加演出的!”站在隊伍前面,指揮排練的“草根教練”就是宋修敏,之所以稱為“草根”,是因為她沒有專業學習舞蹈的經歷,全憑愛好自學。今年64歲的宋修敏是和諧社區晨曦佳藝舞蹈隊的創始人和隊長,此刻,正帶著隊員排練,她樂呵呵的話語極具感染力,一旁的隊員們個個神采奕奕,練的起勁。
說起舞蹈隊的創建經歷,宋修敏記憶猶新的說:她打小就喜歡唱歌、跳舞,上學、上班的時候就是學校、單位里的文藝骨干,06年退休以后,就問自己還能干什么,不能待傻了呀,于是就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幾個熱愛文藝的老鄰居在一起跳舞,權當活動筋骨,調劑生活,沒成想一下子跳火了,好多沉迷于麻將桌的老姐妹都跑來和她們活動,然后就想著發揮下余熱,組建了舞蹈隊,帶著老姐妹們鍛煉身體。多一些身心鍛煉,少一些退休后的煩惱,還能豐富社區文娛活動,挺好!
舞蹈隊成立之初,宋修敏自掏腰包,拿出1200元購置音響、話筒和活動器材,忙里忙外協商場地、組織排練。近40名隊員,最小的55歲、最大的70歲,都沒有舞蹈基礎,宋修敏就挑起大梁,利用網絡學習舞蹈,再把學到的動作教給隊友,沒有現成的教材和范本,她就自己創作、自己編排,再找相關視頻進行琢磨。編排和構思一個新節目不是一件容易事,宋修敏就憑著一腔熱情和隊員的信任,刻苦學習鉆研,結合舞蹈隊實際和林區文化,編排了《歌唱九寨》、《家鄉美》、《俏老太》、《八大媽講四德》、《四個老太贊柴河》等百姓喜聞樂見的舞蹈節目,舞蹈隊能表演民族舞、現代舞、秧歌舞、廣場舞、柔力球等120多個節目。
排練間隙,看著擦汗的隊長,隊員郝桂芬頗有感觸的說:現在她們能成為社區里的“舞蹈明星”都要感謝宋修敏,想想她們都這么大歲數了、還沒有基礎,學起舞蹈來有多難,都是靠宋修敏不厭其煩手把手的教,有問必答,仔細、耐心地給她們一遍一遍的講解和示范舞蹈動作,記得舞蹈隊學第一支舞的時候宋修敏整整教了半個多月,白天在社區舞蹈室教她們,晚上自己回家學習研究,來得最早,走的最晚,從來不埋怨她們,還總是樂呵呵地給鼓勵她們,特別辛苦,大家都打心里感謝這位好隊長。
平日里,舞蹈隊以自娛自樂為主,每天在社區活動室里、廣場上都能看到她們翩翩起舞,認真排練,吸引了不少居民駐足觀看,成為了社區里一道獨特的風景,小有名氣。社區居民湯淑花說:舞蹈隊的演出她基本場場都看,舞蹈節目經常更新,都是自己編排的,總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很有看頭,特別好,這么大歲數了能把舞蹈跳的這么優美、有動感,必須點個贊!
被關注、被點贊、被認可,宋修敏和舞蹈隊員們很高興,也渴望有更多、更大的舞臺能夠展示。宋修敏說:現在舞蹈隊的姐妹們不再滿足于自娛自樂、鍛煉身體,都希望老有所為,發揮余熱,服務林區。連續12年,每逢節日期間,舞蹈隊都會積極參加林業局和社區舉辦的演出和各類文體活動,義務演出近一百多場,能夠給林區居民送去歡樂,豐富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她們也覺得很有成就感,平時排練更有干勁了!
一直以舞為樂,宋修敏和她的舞蹈隊為林區居民帶去了歡樂,傳遞著構建和諧林區的理念,響應柴河局的號召,宋修敏帶著舞蹈隊連續三年代表柴河局參加森工系統組織的文藝匯演,榮獲優秀組織獎;代表柴河局參加森工系統組織的廣場舞比賽,按規定套路、自選套路各獲得第一名;參加牡丹江市老年“環宇杯”榮獲“特金獎”;參加牡丹江市“醫養杯”榮獲金獎,帶領舞蹈隊去深圳、香港、澳門等地巡回演出,頻頻在各地市縣文藝匯演中獲得獎項??粗顒邮覂纫粋€個獎杯、獎狀,宋修敏激動的說:當她帶著姐妹們站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還有上臺領獎的時候,都覺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感覺對得起自己和姐妹們,她們之前的淚水與汗水沒有白流!
說到這些年來的收獲,宋修敏和舞蹈隊員們覺得不僅是獲得了各種獎杯和獎狀,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健康和友情。入隊多年的劉占霞說:剛開始大家互不認識,現在都成了朋友,生活中遇到什么煩心事,隊員們之間都會互相探討。隊長還是個熱心腸,如果接連兩天哪位老姐妹沒來,就會打電話詢問,如果哪位隊員生病了,就組織大家一塊去看望,舞蹈隊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暖暖的很貼心。剛剛退休加入舞蹈隊的孫麗霞說:這個舞蹈隊是沒有門檻的只要喜歡,就可以加入,一個人在家挺孤單的,在一起跳跳舞,聊聊天,鍛煉了身體、愉悅了身心,鄰里感情也熱起來了,每天看著大家其樂融融跳舞的樣子,她打心底里感到高興,感覺煩惱都跳沒了。而對于隊員付麗華來說2016年的那場演出最讓她難忘,她回憶說:那是隊長帶領她們全體隊員在牡丹江文化廣場,為一個患白血病的兒童做公益演出,每個隊員都捐了款,為扶貧獻愛心盡了一份力,感覺很驕傲,當時她就感覺她們這個隊伍是有社會責任感的,很不一樣。
如今,宋修敏帶領的舞蹈隊像磁鐵一樣吸引著社區居民,隊伍不斷壯大,不僅豐富了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為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宋修敏帶著老姐妹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用歡快的舞蹈演繹著幸福生活,洋溢著不老的“青春”氣息。
記者:張忠林
編輯: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