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語:追溯革命歷史,回顧紅色故事。柴河林業局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牡丹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曾是小說《林海雪原》、京劇《智取威虎山》故事的發祥地,抗聯名將周保中曾在這里馳騁疆場,英勇抗日;剿匪英雄楊子榮、高波曾在這里浴血奮戰,壯烈犧牲。
革命故事催人奮進,紅色情懷激蕩心間。為了重溫柴河林區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輩,傳承紅色基因,接受紅色精神洗禮,使干部職工群眾和青少年了解發生在柴河林區這段悲壯和偉大的歷史,從今天開始,本平臺推出系列專欄《追溯革命歷史?回顧紅色故事》。
本專欄以講述在柴河林業局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生的《林海雪原》和周保中將軍在柴河林區抗日兩個階段紅色經典故事的方式,推出《剿匪英雄楊子榮犧牲地》《高波犧牲地》《血洗夾皮溝》《二道河橋頭大拼殺》《小分隊林海雪原剿匪》《周保中“將軍洞”遺址》《周保中將軍在柴河的戰斗足跡》等系列故事,以此給人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激勵廣大干部職工群眾更好地投入到轉型發展,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追溯革命歷史?回顧紅色故事》之二
周保中將軍在柴河林業局臨江林場藏身的“將軍洞”
周保中將軍
1938年,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的周保中將軍帶領部隊在轉戰吉東地區時,被日寇圍困在夾皮溝附近的一個山洞,洞中藏身21天,成功地生存下來。為紀念周保中將軍,后人將該洞取名為“將軍洞”。
下午三點,日軍騎兵、步兵1500人前來搜山,封鎖了上山的路。日軍從蓮花泡調來50人給他們送糧食,因汽車進不了山,就讓偽軍背糧上山。
而老百姓黑天白天都無法上山給抗聯戰士送糧食和衣服。由于叛徒的出賣,地下交通員夫婦也被殺害。
將軍和戰士們在山洞里不敢大聲說話,身上只穿著單衣。臉上手上沾滿了泥土也沒有水洗,帶的黃豆、玉米不敢燒火煮,只能生吃。更糟糕的是73名男女戰士擠在狹小的洞里,大小便都成了問題。將軍告誡大家:毅力和韌性可以戰勝一切。戰士們對將軍說:“請首長放心,我們永遠跟隨你抗日救國!”
周保中將軍在柴河林業局臨江林場藏身的“將軍洞”
“將軍洞”位于柴河林業局臨江林場夾皮溝13林班的山上,海拔589米。洞口高2.89米,洞頂的石頭如同拱石巧插其間,越往里越低。洞寬約3米,深7到8米。洞口右前方5-6米處,多一塊高1米長2米的石頭,左前方10米處也有一塊石頭,非常利于隱蔽。據記載,洞口前方4米處有一顆松樹,當時約有小盆口粗,是當年周保中將軍拴馬的樹,樹被馬啃掉了皮,現僅存樹墩。洞口右前方約15米處,還有一個當時被當做廁所的小石洞。
至今能被人記起的有30人,他們是: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五軍秘書王一知(女),吉東省委秘書李樹清(女)、劉玉民(女),秘書長姚新一,周保中秘書孫紹堂、金潤浩、金京石、孫禮(胥杰),五軍副官馮丕讓、王福、肖茂榮、陶雨峰、張錫昌、喬樹貴,吉東省委副官張貴仁(交通員)、葛志啟,警衛隊分隊長崔明錫,五軍警衛隊長樸洛權,三支隊中隊長郭喜發,警衛班長孔正誅,吉東省委婦女主任樸玉順(女),五軍婦女團隊員金陽春(女)、馮樹艷(女)、徐云清(女),五軍總部醫護金成玉(女)、柳慶熙(女),五軍秘書處許昌淑(女),五軍班長王玉環(女),軍部交通員陳玉順。
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候,“將軍洞”掩護了將軍等73人,保留了革命的種子,為東北抗聯的發展壯大乃至東北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
周保中將軍警衛員劉義權在2009年第9期《黨的生活》撰文”魂牽夢繞【將軍洞】
關于“將軍洞”的歷史故事,周保中將軍警衛員劉義權在2009年第9期《黨的生活》撰文“魂牽夢繞【將軍洞】”中,做了詳細回顧和記載,并題詩一首,寫下了《重訪將軍洞有感》詩文:
峰矗蓮花億萬年,將軍石洞御敵頑。
七十三人周保中,日軍圍剿萬重山。
饑寒交迫抗聯軍,沖出重圍把敵殲。
魂牽夢繞七十載,平安遺愿德實現。
撰稿:丁秋
編輯:劉群
制作:詹文義
審核:李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