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個多世紀以來,紅色經典《林海雪原》的故事風靡中國?!读趾Q┰肥歉鶕娐米骷仪ㄍ咀约旱挠H身經歷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一經問世,當時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京劇、話劇、電視連續劇、連環畫等等一系列文藝作品可以說家喻戶曉,廣受大眾歡迎。東北民主聯軍以少勝多、深入匪穴的孤膽英雄楊子榮的英勇故事引人入勝,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曲波15歲高小畢業后參加了八路軍。1943年進入膠東抗大學習,畢業后在膠東軍區任報社記者。1945年,擔任牡丹江軍區二團副政委,1946年冬,親自帶領一支小分隊,深入林海雪原,與國民黨在牡丹江一帶的殘匪周旋。經過近半年的艱苦斗爭,終于殲滅了這些頑匪。這是作家后來創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礎,1950年曲波因重傷轉業到地方工作,1952年他以頑強的毅力寫作長篇小說《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萬字的書稿。曲波的創作得到他的妻子劉波的大力幫助。劉波(離休前任北京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是他作品的第一讀者,她和曲波是青年時代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她除完成醫務本職工作外,還對曲波的創作積極參加探討,并為他抄寫了大量稿件。繼《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創作了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山呼海嘯》和《橋隆飆》?!稑蚵★j》以抗日戰爭時期的膠東半島為背景,塑造了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草莽英雄人物橋隆飆,并通過描繪他和“飆字軍”從自發抗日到加入八路軍,成為人民軍隊這一曲折復雜的過程,展現了橋隆飆身上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和義薄云天的生死豪情,同時也書寫了一段在紅色年代中綠林好漢們的草莽傳奇。
《林海雪原》的創作背景
2004年徐東春在北京見到了曲波的夫人劉波,隨后寫了專訪《曲波夫人回憶“林海雪原”的日子》發表在《中國國防報》。劉波在回憶曲波創作長篇小說《林海雪原》時說:“曲波生前曾談過‘小白鴿’藝術形象的創造過程。他說,在茫茫的林海中,我們面對的是極其兇殘的敵人。惡劣的環境根本不允許小分隊帶女兵作戰。為什么我要寫一個女衛生員呢?我想,我們的戰爭是為了和平,在森林里除了大雪就是野獸和土匪,單純地記敘這些太冷酷了、太單調了。所以我有意識地創造了一個‘小白鴿’。如果你們要問‘小白鴿’是參照何人塑造的?我可以告訴你們,是我的愛人。她活潑伶俐、聰明能干,14歲參加抗戰,15歲就成了膠東軍區后方醫院的護士長、醫院黨委委員。我就以她的性格特征,創作了白茹這位‘萬軍叢中一小丫’,以此烘托和平的氣氛?!薄靶≌f初稿完成,送出版社審稿。出版社的同志建議將白茹和少劍波的愛情故事增加篇幅,獨立成章。曲波聽后,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把少劍波和‘小白鴿’的愛情故事擴展了兩章。所以,小說《林海雪原》中的人物有生活的真實也有藝術創作?!倍嗄陙?,很多人包括一些戰友和讀者,把曲波當成少劍波,稱劉波為“小白鴿”。談到曲波夫婦相識過程,劉波說::“我和曲波是山東黃縣老鄉,但參加革命前彼此并不認識?!咂摺伦兒?,全國掀起了抗日高潮。我倆受抗日思潮的影響,于1938年參加了八路軍。當時曲波15歲,我14歲。曲波16歲就在膠東軍區13團當文化干事,17歲當指導員。我15歲在膠東軍區后方醫院當護士長,同年入黨并任醫院黨委委員。1942年,曲波帶領工作檢查團到醫院檢查工作。我們第一次相識,后來經過幾多曲折。1946年,曲波由于腸道疾病住院治療。共同的戰斗經歷、特殊的醫院環境使我們結下深深的情意。這一年在組織的安排下我與曲波舉行了簡樸的婚禮?;楹蟮诙?,曲波就去參加剿匪戰斗了?!?/wbr>

著名作家曲波 1948年4月曲波在法庫戰役中左臂負傷后與劉波合影
徐東春在寫到:當我問起小說《林海雪原》的創作過程時,劉波老人說:“曲波親身經歷并指揮了林海雪原剿匪戰斗。驚險激烈的戰斗經歷使他積累了大量素材。當小說初稿寫完前3章有15萬字時,他感到自己的文字不能表達內心的情感,一氣之下把原稿付之一炬??蔂奚膽鹩训挠⒂率论E激勵他堅持寫下去。一天夜里,當曲波寫到楊子榮犧牲的章節時,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潸然淚下。他把我叫醒說,他寫到楊子榮犧牲……寫不下去了……所以小說《林海雪原》開篇就寫道,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以表達對戰友的深切懷念。小說的前半部分是在齊齊哈爾寫的,后半部分是在調到北京后寫的。前后共經過一年半業余時間的艱苦創作,小說《林海雪原》終于寫完了。曲波完成了他多年的夙愿?!?/wbr>
《林海雪原》故事梗概
1946年冬天,東北民主聯軍一支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后方。小分隊在向威虎山匪窠開進途中,白鴿救了一個被殺傷的女人,并跟蹤敵人發現了神河廟老道士實際上是威虎山匪幫的情報員。小分隊設下埋伏,抓獲了座山雕手下的情報副官一撮毛,繳獲了敵匪的地下先遣軍聯絡圖。經反復提審一撮毛和小爐匠,初步了解到威虎山座山雕匪幫的情況,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少劍波召集會議反復推敲了楊子榮的設想,迅速據此制訂了周密的作戰計劃。
楊子榮化裝成已被消滅的另一伙土匪許大馬棒的飼馬副官胡彪,只身來到威虎山。在威虎山上,巧妙地應答了座山雕及手下“八大金剛”的多方盤問,并利用座山雕急于擴大實力、擴展地盤的心理,獻上了繳獲的敵匪地下先遣軍聯絡圖。初步得到了座山雕的信任,并被封為威虎山上的“老九”上校團副。座山雕精心布置了一場“與來襲共軍激戰”的假戰斗,暗中考察這個“老九”是真是假。楊子榮提著槍也沖了上去,很快他就發現這些人只大喊大叫,槍都打到天上去了。他知道座山雕是在考驗他,于是大打出手,連著打死幾個匪徒,座山雕一看打死了弟兄,便對楊子榮大喊:“行了,老九!這是在演習?!毕俗降竦囊尚?,并將計就計乘機送出了所摸索清的情報。

現代革命京劇《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幕中的楊子榮

現代革命京劇《智取威虎山》劇照

長篇電視劇《橋隆飆》劇照
少劍波率小分隊進駐與威虎山遙遙相望的夾皮溝,一邊發動群眾,組織生產自救,組建民兵隊伍;一邊抓緊滑雪練兵,積極備戰。多年來飽受土匪侵害的百姓在小分隊組織下,開動火車,用山內的木材換來了生活必需品,李勇奇等一批青年積極參加了民兵訓練,擁軍愛黨、消滅土匪的熱情空前高漲。突然傳來了出山的火車遭土匪襲擊的消息,被押解的俘虜小爐匠乘機逃脫,去向不明。少劍波心想,如果小爐匠逃回威虎山,敵人內部的楊子榮就危險。正在此時,經過多日奔波的“長腿”孫達得,送來了楊子榮傳出的情報。少劍波當機立斷,率小分隊和民兵火速出兵。游擊隊員們滑著雪橇,箭一樣穿行在白皚皚的雪原上。
大年三十,威虎山要擺“百雞宴”,讓楊子榮擔任值日官和“百雞宴”的司宴官。白天楊子榮指派著全山的匪徒把威虎山前前后后,擺了六六三百六十根松明火把,說是“山光普照”,還把大廳里里外外安上了60盞豬油燈,說這正應座山雕的六十大壽。他還說服座山雕以大慶為名,要把今年的百雞宴全擺在廳里,以便于小分隊進來一網打盡。座山雕對他的這些安排大加贊賞。天近黃昏,“百雞宴”即將開始,從火車上乘機逃跑的小爐匠逃回了威虎山。楊子榮震驚之余,決心隨機應變,先發制人。于是,當著座山雕和“八大金剛”的面,楊子榮利用小爐匠不敢說出自己被俘經過的弱點,嘻笑怒罵,逼得小爐匠前言不搭后語,小爐匠氣急敗壞喊道:“你不是胡彪,你是共軍”。楊子榮很想一槍打死他,與敵人同歸于盡,那樣他就前功盡棄了。他仍繼續鎮定自若地與小爐匠舌戰,直追問得小爐匠破綻百出,引起了座山雕的懷疑,最終座山雕開槍處決了小爐匠。楊子榮在“百雞宴”上八面威風,巧施安排,匪徒們個個喝得爛醉如泥,東倒西歪。小分隊及時趕到,楊子榮和戰友們,一舉全殲威虎山的這伙頑匪,戰斗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東北民主聯軍:即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基礎)
海林市人民廣場的曲波雕像

京劇《智取威虎山》劇照海報
曲波(1923.2-2002.6.27 )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風儀區棗林莊)人,1923年出生于一個貧農家庭。父親當過染匠,后失業歸農。曲波只念過五年半私塾。13歲失學在家務農和樵采,15歲入八路軍膠東公學(今魯東大學)。他少年時代曾熟讀了《說岳全傳》、《水滸傳》、《三國演義》等中國古典小說。1938年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谷諔馉帟r期,他在山東地區作戰,曾任連、營指揮員。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部隊開赴東北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曲波擔任過大隊和團的指揮員。他曾率領一支英勇善戰的小分隊,深入東北牡丹江一帶深山密林與敵人周旋,進行了艱難的剿匪戰斗,解放東北的戰爭中兩次身負重傷。在參加第二次遼沈戰役時曲波身受重傷:發著高燒,臉色蒼白,因股動脈受傷,大腿骨折當時生命非常危險,急需輸血。妻子劉波正在懷孕為他輸了200cc,救活了他。1949年4月5日劉波生了一個兒子,三代單傳的曲波非常高興。1949年下半年曲波能夠拄著拐杖走,就非要出院回部隊。聽說重慶艦起義,要組織一個海校。他就給組織寫信,信中寫道:“蘇聯有個無腳飛將軍。我不能干陸軍,就去海軍學校工作?!彼チ税矕|海校,任二大隊政委。校長是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培養的不少官兵后來都成了海軍的骨干。1950年12月,曲波依依不舍地脫下軍裝,擔任沈陽機車車輛廠黨委書記、副廠長,后來又到齊齊哈爾車輛廠當書記。到了齊齊哈爾他才有了一個家,當時曲波夫婦已有了四個孩子,最小的女兒有兩三歲了。工廠離宿舍較遠,有時踏著大雪歸來,就會想起飛襲威虎山的狂風暴雪的日子。他在《林海雪原》的后記中曾這樣寫道:“及抵家,一眼望見那樣幸福地甜睡著的愛人和小孩子,一陣深切的感觸涌上我的心頭……我的宿舍是這樣的溫暖舒適,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滿,這一切,楊子榮、高波等同志沒有看到,也沒有享受到,但正是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來,在最艱苦的年月里,他們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wbr>
1955年初,中央決定所有機械車輛廠歸一機部管理,曲波奉命來到北京擔任一機部第一設計院副院長。1955年他開始從事業余文學創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林海雪原》。該書出版之前,1957年2月,《人民文學》以《奇襲虎狼窩》為題,選載了《受命》、《楊子榮智識小爐匠》、《劉勛蒼猛擒刁占一》、《夜審》、《蘑菇老人神話奶頭山》、《破天險奇襲奶頭山》六章。1958年6月《奇襲虎狼窩》被譯成俄文,中國作家代表團出席在蘇聯塔什干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時,該文是帶去的文學作品之一?!读趾Q┰废群蟊蛔g成英文、(蘇軍事文藝出版社1959年)、俄文、日文(日文有岡本隆三出版社(1961年4月15日)和平凡社(1962年)兩個譯本)、蒙古文、朝鮮文、越南文(1959年)、挪威文(1976年)、阿拉伯文(1976年)。曾被翻譯成英文、日文等多種文字,也多次被改編為電影、電視連續劇和京劇等。該書國內多次印刷,據不完全統計,已有313.60萬冊。小說曾先后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戲劇上演。電影《林海雪原》和根據小說改編的京劇《智取威虎山》在全國影響很大。他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常務理事。1959年至1962年他先后完成了《山呼海嘯》和《橋隆飆》兩部長篇小說的初稿?!稑蚵★j》于1979年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初版。出版前,《山東文藝》全文連載;《解放軍文藝》1963年選載過《三古鎮》、《見面禮》、《一夕觀》、《不留神》、《走狂飆》、《飛車騎》6個章節?!稑蚵★j》總印數據不完全統計為150萬冊。他還創作了反映工業建設題材的小說《熱處理》、《爭吵》和散文《散觀平武》等。
生活中真實的楊子榮
《林海雪原》中塑造的我軍偵查英雄楊子榮的生活原型就叫楊子榮。楊子榮(1917-1947),原名楊宗貴,山東牟平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歷任戰士、班長、團偵察排長等職。參軍只有一年多時間。從1946年2月進駐海林剿匪,他參加大小戰斗上百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多次立功受獎,并被評為“偵察英雄”、“戰斗模范”。1947年,一舉將“座山雕”及其聯絡部長劉兆成、秘書官李義堂等25個土匪全部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斗范例。在繼續追剿丁煥章、鄭三炮等匪首的戰斗中英勇犧牲,時年僅30歲。
生活中真實的楊子榮和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照片
1929年楊子榮一家因生活所迫,遷往安東謀生。12歲的楊子榮,在安東一家私營繅絲廠當童工?!熬乓话恕笔伦兒?,日軍侵占安東地區,楊子榮的父親染病身亡。母親領著兩個妹妹回山東老家,留他在安東繼續謀生。四年后,他和老鄉結伙到鴨綠江上當船工,順水放排,逆水拉纖。后來,他被日軍抓當勞工,流放深山采礦,過著牛馬生活。他飽嘗了人間的疾苦和亡國奴的滋味,結識了不少患難與共的朋友。1943年,他不忍洋人的欺凌,帶頭打了為洋人服務的工頭,從東北跑回山東家鄉。他回家以后,秘密加入民兵組織,積極參加抗日斗爭。1945年8月他參加八路軍解放牟平城的戰斗。同年秋,29歲的楊子榮報名參加八路軍,編入膠東海軍支隊。10月下旬,膠東海軍支隊赴牡丹江地區剿匪,11月,楊子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部隊改編后,楊子榮編在牡丹江軍區二團三營七連一排一班。首長見他是個“年齡不輕,軍齡不長”的老兵,便分配他到伙房當炊事員。他經常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熱飯送到前線,幫助搶救傷員,關鍵時刻還給排長、連長出主意、當參謀,博得指戰員的稱贊和愛戴。
牡丹江地區匪患嚴重。楊子榮所在部隊,擔負著剿匪、保衛土改的重任。首長派楊子榮等30多人,化裝成便衣,先行到達海林鎮。楊子榮進入有百余人槍的地主武裝孫江司令部,敦促其放下武器,拒降者,就地繳械。1946年2月2日,海林鎮解放。一次夜行軍,拂曉前在密林中跟綽號“姜左撇子”的慣匪遭遇。楊子榮巧逼姜的副官喊話,智擒“姜左撇子”及姜部百余人。1946年3月20日早晨,三營在杏樹溝追擊李開江部李匪據險頑抗,楊子榮與營長交換了作戰意見,部隊正面佯攻,進行火力偵察。楊子榮帶領一班人迂回到敵人陣地側后,他示意副班長和戰士隱蔽好,獨自一人躍出掩體,巍然挺立在敵群中,威逼400余名敵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開江、張德振投降。楊子榮被評為團戰斗模范。大股匪徒殲滅后,小股殘匪流竄于深山老林中。部隊首長組建武裝偵察小分隊(團偵查排),消滅殘匪。小分隊負責人由既熟悉當地情況,又有獨立指揮作戰能力的楊子榮擔任.小分隊組建后,首先生擒了所謂許家四虎(許福、許祿、許禎、許祥),消滅了九彪李發林、馬希山等慣匪,其后楊子榮帶領四名戰士,化妝成敵人,深入林海雪原,摸清敵情。
1947年1月下旬,海林縣模范村農會主席賈潤福突然接到牡丹江一帶匪首“座山雕送來的恐嚇信,信中要當地老百姓送10袋白面,20件棉衣,限時送到指定地點,不然就要來村子燒殺搶掠。牡丹江軍區第2團從當地群眾中得到被稱為“座山雕”的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2縱隊第2支隊”司令張樂山在海林縣境內活動的線索,遂派偵察排長楊子榮帶孫大德等5名戰士化裝成土匪吳三虎的殘部前去偵察。楊子榮等人到達夾皮溝山林中,幾番巧妙地與“座山雕”派出的探子接觸,終于取得了其“信任”,打入“座山雕”隱居的地窩棚據點。1947年2月6日晚,楊子榮只身打入虎穴。2月7日,一舉將“座山雕”張樂山及其聯絡部長劉兆成、秘書官李義堂等25人全部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斗范例。為表彰楊子榮的英雄事跡,東北軍區司令部授予他“特級偵察英雄”光榮稱號并給楊子榮記了三等功。
2月23日,楊子榮在同部隊繼續追剿丁煥章、鄭三炮等匪首。當時天色已經放亮,楊子榮乘土匪酣睡未醒之際,上前一腳踢開土匪居住的窩棚木門,喝令土匪投降,不料想有一個土匪這時并沒有睡著,他抄起身邊的步槍就朝門外開了一槍,這一槍正打中楊子榮,楊子榮重重地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他犧牲時年僅30歲。戰士們一擁而上,將頑抗的鄭三炮等幾名土匪統統消滅掉了。楊子榮的遺體被抬回海林縣城,牡丹江軍區司令部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楊子榮生前所領導的偵查排,命名為“楊子榮排”。烈士的遺體安葬在海林縣烈士陵園,1981年4月,海林縣建起了楊子榮紀念館。
電視連續劇《橋隆飆》劇照
電視連續劇《橋隆飆》海報
2010年10月18日,海林市舉行《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雕像落戶揭幕儀式。牡丹江市委、市人大、市政協有關領導,海林市委、市政府領導及各界干部群眾1000余人參加了儀式。曲波的愛人、86歲高齡的劉波老人及其小女兒、女婿、外孫一行4人應邀專程從北京趕來參加儀式。曲波雕像坐落于海林市人民廣場。雕像由沈陽魯迅美術學院李鏑教授負責設計,整體高2.4米,其中像高1米,基座高1.4米,雕像采用寫實風格,由紫銅鑄造而成。曲波同志是偵察英雄楊子榮的親密戰友,曾任牡丹江軍區二團副政委,駐守海林,參加了牡丹江地區和海林的剿匪、土改和建政斗爭。1956年曲波以剿匪為題材創作了著名長篇小說《林海雪原》。這部小說及其改編的電影、京劇、電視劇等文藝作品得到廣泛流傳,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血與火的抗爭中淬煉出來的“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深入人心,使得林海雪原、威虎山和楊子榮享譽全國,為海林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蘊。
來源:霧松飛鶴_新浪博客